與高考季的完美重合讓今年這個端午假期顯得有些特殊。當大家都在為莘莘學子加油助威時,南京科技館的科普傳播小使者們也沒有閑著,他們在這個傳統(tǒng)佳節(jié)再次集結,于6月8-9日分兩批參觀了正在科技館進行的“中國古代科技展南京巡展”,在徜徉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浩瀚海洋的同時,用心地感受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成就。
“古展”參觀中
上午9時許,小使者們在科技輔導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參觀了“古展”的天文、軍事、建筑、井鹽和機械五大主題區(qū)域。對于這些古時候的“黑科技”,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興趣,他們將輔導老師團團圍住,認真聆聽他的解說,偶爾還會搶在老師介紹前,大膽猜測眼前展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而“虎頭盾牌”、“火龍出水”、“指南車”等展品更是從眾多展品中脫穎而出,贏得了他們的喜愛。隨后,他們來到了“古展”的科普體驗區(qū),動手體驗魯班鎖、雕版印刷等與展覽主題相貼切的科普教育活動。
魯班鎖體驗
雕版印刷
為了讓小使者更直觀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科技輔導老師在“探索空間”中指導他們每人親手制造了一張紙。眾所周知,“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紙更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杰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如今制造一張紙并不困難,我們的小使者就在教室里利用廢舊的紙、攪拌機、水、吹風機等簡單的材料給了廢紙一次“重生”的機會。雖然“制漿—抄紙—烘干”的流程并不復雜,但是要制作一張可以用的紙卻也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稍有不慎就得重頭再來。待紙張制造完畢后,小使者們紛紛拿起畫筆在親手造的紙上繪畫,留下自己對于節(jié)日的祝福,對于生活的向往,對于未來的憧憬……
制作紙漿
據(jù)悉,南京科技館科普傳播小使者的一年聘期即將在8月底期滿,我們會利用暑假為小使者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務崗位和豐富多彩的科普體驗機會,在檢驗小使者一年學習所得的同時,為整個服務周期畫上圓滿的句號。
合影